一、砧圃地的选择与准备
(1)立地条件。砧苗圃地(以下简称根砧圃)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轻壤土、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5.5~7.5,无严重病虫害,光照充足,年积温相对较高,远离污染源。排水和灌水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不宜超过1~1.5米。建圃前应由专业机构对土壤进行化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土壤。
(2)前茬作物。优先选用过去从未繁育过果树苗木或栽植过苹果等果树的地块,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等粮田为好,自然草场地更佳。如果曾栽植过果树或繁育果树苗木的地块,间隔期至少5~10年,力求20~30年甚至更长。
(3)防风隔离带设置。根砧圃地四周宜建设防风林带或绿篱隔离带,树种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快、易成活且与苹果没有共生病虫害的乔灌木,如桦树、松树、构树、水杉等,或者混栽冬青、花椒、毛樱桃、文冠果、皂角等树种(品种),不能选择桧柏等柏科类植物。根砧圃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内,周边15米内应无杨树、槐树、榆树等,100~500米内应无苹果树和梨树等仁果类果树。
(4)土地处理。①深翻改土。上年秋收结束后开始整理根砧圃土地,土壤深翻80~100厘米,注意保护好土壤的原表土层。每亩施底肥如腐熟牛羊粪10~12米3,肥料撒匀后深翻40~50厘米。②病虫处理。对土壤进行适当杀菌处理,以预防砧苗根部病害,如喷洒五氯硝基苯,用量为每米275~100克,也可用50倍硫酸亚铁溶液淋透;为清除土壤中虫害,可撒施15%毒死蜱颗粒剂。③栽前准备。土壤解冻后至栽前1~2周,每亩均匀撒施磷酸二铵1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100千克,旋耕并耙平。
(5)小区设置。提倡按品种独立建设圃区。较大的根砧圃地,每个独立小区间应设置道路,道路宽度3.5~4米,用于喷药、灌溉、追肥等作业车辆行走和田间生产资料运送。小区宽度应与根砧圃喷灌设施覆盖范围和喷药器械的跨度等相匹配,如采用双臂跨度40米(单臂20米)大型喷药机械,根砧圃小区宽度可设置在40米左右。
二、准备母株
(1)砧木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如FL56、PAJAM1(LANCEP)、T337(NAKB)、EMLA、PAJAM2(CEPILAND)、NIC29、M9系和JM7、CG65、CG41、CG11、CG935、CG210以及M7、MM106、B9、B10、GM256等。
(2)母株规格及要求。优先选择无病毒母株,母株应无检疫性病虫害、根系良好、枝条充实、粗度较均匀、芽眼饱满、皮部光滑,根颈以上10厘米处粗度一般不应小于5毫米,高度不低于50厘米,侧根粗>1.5毫米。根部位以上10厘米处粗度大于10~12毫米的过粗砧苗也不宜选作为母株。
(3)母株数量。每亩一般需母株2000~3000株。例如:母株长度60厘米,若采用单行栽植,行距1米、株距35厘米,栽植夹角20~30°,栽植深度10厘米,每亩约需母株2000株;若采用大小行栽植,大行距1米、小行距30厘米,栽植夹角20~30°,栽植深度10厘米,株距35厘米,每亩约需母株3000株。
(4)母株来源。砧木苗生产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原种生产—母株生产—砧木生产。原种砧木压条的子代为第1代,即母株,母株压条出来的子代为第2代,即生产用砧木。原种只能由国家认可或指定的专业科研机构、公司提供。母株引进的渠道应正规可靠。如条件具备,提倡栽植原种组培苗。
(5)母株处理。根据栽植计划,提前取出贮存中的母株,把母株(指根部以及大部分主干)放置在流动的清水中1~2天。栽前剔除死株、损伤株和有病虫危害的母株;适当修整根系,保留新鲜健全的所有短须根,须根如果较长,只剪留10~15厘米即可;剪掉顶端干枯及坏死部分。母株按干径粗度、高度等相对一致的规格进行分级后栽植。
栽植时,可将母株放入适当浓度的杀菌剂、生根剂与泥土的混浆内蘸根(指根颈部以下15~20厘米)后定植。
三、栽植母株
(1)栽植时间。土壤解冻后至母株萌芽前栽植,在山东省威海市,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
(2)栽植深度。按定植行向和行距放线,顺行挖20厘米左右深的栽植沟。母株根部在土中的垂直深度以不低于8厘米、不超过15厘米为宜。母株水平压倒后,母株主干所形成的水平面以低于土壤水平地面3~5厘米为宜。
(3)栽植角度。母株主干以与地面大致呈20~45°夹角(推荐20~30°)栽植在定植沟内。南北行向栽植的,梢头宜向北倾斜;东西行向栽植的,宜向东倾斜。
(4)株行距设置。①株距,根据母株苗的高度来确定株距,压倒后后1个母株顶端部位超过前1个母株根颈处的剩余长度应大于或等于5~10厘米,如母株高度60厘米,株距以30~35厘米为宜。②单行栽植行距。一般为0.9~1.8米,常见的行间距为1米。③双行栽植行距。以下2种栽植法均可:一是2小行母株的走向相互平行且主干倾斜(延伸)方向与行向一致;二是2小行母株的主干均倾斜伸向行间,与母株主行走向有45°左右夹角。前一种方法简便易行,为首选方法。大行行距1.0~1.8米,小行行距15~40厘米,如小行行距×株距×大行行距为20~25厘米×25厘米×150厘米。小行行距多设置为20厘米,过宽需增加更多的锯木屑等覆盖物,增加工作量;过窄则影响子株出圃数量和质量。④多行栽植行距。大小行栽植,每隔1个大行内栽植3~6个小行,大行兼为作业道。
(5)栽后管理。①及时浇水。栽后立即顺沟浇1次透水,3日内再浇1次,随后封土至低于地平面3~5厘米处。其后,视天气情况每隔5~7天喷(滴)灌1次,喷透为止。建议采用自动喷灌(或微喷灌、滴灌)系统补水。②防止日灼。定植后至雨季(威海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前,母株及新萌发子株的枝叶覆盖率相对较小,叶片遮荫效果差,特别是5月下旬至麦收前后,由于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烈,导致地面灼热,而此期沙土地如果补水不及时,极易导致母株主干近地面处发生日灼或土壤烫伤,致母株局部失去活性甚至导致根颈部位以上死亡。应适当增加喷(滴)灌次数,保湿降温,必要时可临时搭设遮荫网。③控制杂草,禁用除草剂。砧床内应无杂草,采用机械或人工清除杂草。提倡采用壅土类除草机械,作业效率高、效果好。④促发侧枝。从叶芽萌动期开始连续喷布3次以上发枝素,每次间隔7天左右,均匀喷洒到母株的主干和叶芽等部位;或发芽前每隔3~4厘米对母株目伤,或发芽前涂抹“发枝素”。此外,及时追肥。
四、子株繁育
(1)高效繁育法。高效繁育法当年栽植、当年压条、当年覆盖、当年出子株,双行栽植第1年每米扩繁子株5~10株,第2年每米一般可达到25株。①压条时间。萌芽前和萌芽后均可进行,具体的压条时间应根据根系生长、侧枝数量、整齐度、日灼等因素来综合确定。萌芽前是指在栽植母株苗的同时一并进行水平压条固定;萌芽后是指在母株成活并萌芽后进行水平压条固定,即母株上大多数侧枝生长超过5~10厘米(半木质化,大约在5月中下旬)时实施。②工具准备。提前备好作业所需的工具或材料:小桶1个(或者竹篮等)、手套1副、短柄小镢1把和短苇草秆1批(或苇草秆、细竹竿,或其他不携带苹果病虫的硬灌木枝条)等。③压条方式。主要有水平顺行直线辫枝压条和水平“鱼刺状”压条。④顺行直线压条。母株按照栽植行倾斜方向实施水平压倒,第1株母株苗压倒后用梢部穿过第2株母株苗的基部,且用第2株母株苗的基部压住第1株母株苗的梢部,第2株母株苗压倒后的梢部用第3株母株苗的基部压住,以此类推,形如辫发,用1根苇草秆或细竹竿从2个母株交叉处垂直插进土壤即可固定住母株。必要时,可用小竹棍十字交叉固定压倒埋入地下的砧苗,防止母株主干压倒后中部鼓起。⑤“鱼刺状”压条。适用于高效繁育法的双行栽植法或者常规繁育法的单行栽植法。
高效繁育法的双行栽植法为:将母株主干按照与栽植行呈45~50°夹角实施水平压倒至小行间,2行母株苗的梢部大致交接在小行的中间部位,在平面排列图与行向一起构成类似“鱼刺”的形状,在每2株母株交叉连接处即小行中间部位,用2根竹竿或硬枝条交叉插入土壤来固定住2株母株。必要时,可用小竹棍十字交叉固定压倒埋入地下的砧苗,防止母株主干压倒后中部鼓起。
(2)常规繁育法。单行栽植的母株在春季进行倾斜栽植后,任其自由生长,直至秋季新梢停长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将砧木及其新发枝条顺着行向一并压倒,即人工强制进行水平压枝,由于当年不进行促发生根的覆盖木屑等,故当年没有子株苗出圃。次年起进行覆盖生根,并生产出圃子株苗。如果采用双行栽植或多行栽植,需采用顺行直线压条。①工具准备。母株主干生长至秋季增粗明显,固形难度增加,需增加护膝套1副;此外,不宜使用固定力度较弱的短苇草秆或芒草秆,需准备固地能力强的短竹竿。②压枝时间。秋季新梢停长后实施水平压枝操作,威海大约在9月中下旬。③压枝方法。第一步,顺着行向把母株主干连同当年新萌发的侧枝一起水平压倒在地面上,母株主干走向与行向一致。第二步,把主干的梢部和新萌发侧枝新梢收拢在一起,穿过前1棵母株基部折弯向行间,以此类推,一左一右颠倒有序至两侧行间,折弯后的新梢与行向夹角接近90°。第三步,用竹竿固定已压至水平的母株主干,如有必要也需固定侧枝,避免上翘或角度回缩。第四步,用带有护膝套的膝盖压着做过固定处理的母株,以进一步固化形状,为避免较粗主干枝条在压倒过程中被折断或者更省力,可在苗木基部顺行用小镢刨土,以方便强制压平作业。其他作业与高效繁育法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