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源于古代汉族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
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
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
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
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
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插花,与西方插花的追求几何造型不同,东方插花更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东方插花的花型由三个主枝构成,因流派的不同称“主、客使”、“天、地、人”、或是“真、善、美”。虽然称号不同,却都表达了东方人的哲学思想。
在中华花艺中我们把最长的那枝称作“使枝”。以“使枝”的参照,基本花型可分为:直立型、倾斜型、平出型、平铺型和倒挂型。
插花过程中尽量避免成一条直线,注意高低错落,中下部应尽量密集,上部花材不宜过多,注意上疏下密。
一般而言,插花艺术需掌握"六法",即:高低错落、疏落有致、虚实结合、俯仰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
高阶花艺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在国际上,尤其是美国,这个行业已经通过艺术实践、商业合作以及国际比赛的形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譬如花艺世界杯大赛)。
诸多流派的花艺大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流派,他们把高阶花艺带入了种类繁多的生活、商业、娱乐空间,让人们在品味提升的同时,自然的接受和推崇花艺师在场景设计、布控的重要作用。
现今国内市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婚礼、宴会、展会、活动、商务空间诸如酒店、高级会所等活动和空间也都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活动现场的设计和装饰。
过去单纯的花艺师通过花艺摆场、布置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商务活动的需求,因此也急需专业的能够整体把控空间氛围、风格以及细节布置的花艺设计师的介入。
一名出色的插花师需要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适当的地方,需要宁静的心。
需要精力:收集花材处理枝、茎、叶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需要专注:要抛开繁琐,才能真正创造完美的作品,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需要智慧:自我训练到花、人成为一体,达到纯静的程度。